查看原文
其他

定了,中央明确,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!

2016-05-17 工人日报

1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提出,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。会议提出了6个“必须”,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指明了方向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,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,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。

我国高度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,规范收入分配秩序,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,增加低收入者收入,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,努力缩小城乡、区域、行业收入分配差距,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。

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,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。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,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,是释放消费潜力、扩大内需,建设“橄榄型”社会的重要基础。

此前,迟福林提出建议,应当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国家战略,在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基础上,制定专项国家规划。

中央明确6个方向

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加强研究论证和顶层设计,此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汇报。值得注意的是,会议明确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6个方向:

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,保持宏观经济稳定,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;

②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,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;

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,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,处理好政府、企业、居民三者分配关系;

必须强化人力资本,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,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,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;

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,帮助企业解决困难、化解困惑,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;

必须加强产权保护,健全现代产权制度,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、经营权、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,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。

何谓中等收入群体?

有些人认为自己属于中等收入者,也有些人常抱怨自己“被中产”。那么,“中等收入”的标准是什么?目前我国究竟有多少“中等收入者”?

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,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,等于、稍低于或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,均可视为中等收入水平。

对我国来说,近年来可考虑将中等收入标准界定在年收入6万—12万元左右。

此外,家庭有一定数量的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,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%至34%左右。

发达地区的标准可稍高于此标准,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可以稍低于此标准。

按照上述标准,全国中等收入者约占25%左右。

专家:“扩中”正逢其时

“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,既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量化目标,也是路径选择。”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,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,也是释放消费红利的主力军。

“经测算,未来10年间,如果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到40%—45%左右,在不考虑人口规模变动的情况下,每年将带来0.75万亿元左右的新增消费,由此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。可以说,‘扩中’是收入分配改革的‘牛鼻子’,也关系到经济社会转型与改革的全局,对于协调重大利益关系、建立橄榄型社会结构、提振社会对改革的信心,意义重大。”迟福林说。

“扩中”不仅必要,而且正逢其时。迟福林认为,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治理呈现出的新态势看,“扩中”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:

一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升,2014年为48.2%,增速明显快于一、二产业,2015年预计达到50%左右,这是白领工作机会最多的领域。以美国为例,随着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,白领阶层的规模从20世纪40年代的1000万左右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的5000万,30年间扩大了5倍。

二是互联网迅猛发展,带来更多创新、创富机会。

三是资本市场改革提速,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更多了。“把握机会,争取实现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弯道超车——用最短的时间,建成橄榄型社会。”

迟福林认为,与人均收入水平倍增这一目标相比,我们更应强调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。“应争取到2020年将中等收入人群占比提升至40%,达到6亿人左右。这更能体现‘不让平均数掩盖大多数’原则,呈现改革的实效。”

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将步入“快车道”

明确方向,自然事半功倍。专家认为,在中央部署下,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、人力资本培育、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工程将全面推进,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“橄榄型”分配结构的构建将步入“快车道”。

来源:综合工人日报、人民日报、北京日报

猜你喜欢

扒一扒工会干部的微信朋友圈

去年哪个行业最赚钱?权威答案来了!

本期编辑:窦小涛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